中航重机(600765)

中航重机(600765)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中航重机(600765)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深耕锻铸、液压环控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产品覆盖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战略行业。公司是国产大飞机C919、运20、歼20等机型的关键部件供应商,在航空锻件市场占有率超60%,技术壁垒与行业话语权显著。其“研究院+企业”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创新基地2个,主导或参与制定120余项行业标准,技术专利储备居行业前列。

二、核心价值分析

(一)政策红利与行业景气度

  1. 国家战略驱动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航空航天被列为“十四五”重点发展领域。2025年政策强调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公司作为高端装备制造标杆,将直接受益于军民融合、国产替代等政策。
  2. 军民融合深化
    军用领域:新一代战机、导弹、火箭等装备列装加速,带动高温合金锻件、钛合金结构件需求;民用领域:C919大飞机量产、商用发动机国产化、核电/船舶领域突破,形成“军品保稳定、民品促增长”的双轮驱动。

(二)技术壁垒与产品竞争力

  1. 超大型锻件技术突破
    宏远公司实现4T级高筒、6T级厚壁超大型锻件研制,安大公司突破钛合金整体框锻件装机评审,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2.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从原材料回收(钛合金/高温合金循环再生)到精密成形、热处理、机加工全流程覆盖,成本优势显著。与上飞、商飞深度协同,实现数据交互与联合研发,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3. 国际市场拓展
    成功配套意大利依维柯商用车散热系统,成为阳光电源400KW组串逆变器散热技术供应商,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三)财务与运营数据

  1. 2025年半年报亮点
    • 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双过半”,商用航空、非航空民品、“大国防”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9.39%,储备订单同比增长9.26%,产品中标率提升10.11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框、梁、轴、环等新工艺产品加速量产。
  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6日,总市值250.19亿元,流通市值248.43亿元,动态市盈率25.42倍,市净率1.75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 9月股价波动区间为15.72-16.03元,近20日换手率1.17%,资金关注度回升。

三、风险因素

  1. 军品订单波动风险
    军方采购计划调整或装备列装进度延迟,可能影响短期业绩。
  2. 原材料价格波动
    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超50%,国际金属价格波动或挤压利润空间。
  3. 技术迭代压力
    国际竞争对手在3D打印、复合材料成形等领域加速布局,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

四、投资建议

(一)长期投资逻辑

  1. 行业确定性增长
    航空航天作为国家战略产业,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12%,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
  2. 技术溢价与估值修复
    当前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超大型锻件、商用发动机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放量,估值有望向国际龙头(如PCC、HOWMET)靠拢。
  3. 改革红利释放
    国企改革深化背景下,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如安吉精铸整合)等举措将提升经营效率。

(二)操作策略

  1. 买入评级
    多家机构(天风证券、国金证券、东吴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区间18-22元,较当前股价有13%-38%上行空间。
  2. 分批建仓建议
    • 短期:关注9月29日开盘后资金流向,若站稳16元可轻仓介入。
    • 中期:等待三季度财报验证订单交付情况,若营收/利润增速超15%,可加仓。
    • 长期:持有至2026年,目标价20元以上,年化收益率预计超20%。
  3. 止损与风控
    设置10%止损线(14.3元),若跌破需警惕行业系统性风险。

五、结论

中航重机凭借技术壁垒、政策红利与产业链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资产”。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军民融合深化、国际市场突破等催化剂,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建议投资者关注三季度财报及订单交付进度,分批布局,分享国产替代与行业成长红利。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