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极光(Aurora Mobil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商,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公司主要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全面的客户互动和营销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用户增长、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转化率。极光的业务模式主要围绕数据驱动服务SaaS产品展开,通过为其客户提供工具和技术平台来获得经常性收入。

极光的主要业务板块包括:

  • 开发者服务: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消息推送、即时通讯、统计分析等服务,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互动他们的用户。这项业务保持了99%的净美元留存率,表明极光在维持现有客户关系方面非常成功。
  • 营销科技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营销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优化广告投放效果和营销ROI。
  •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针对金融、电商、教育等特定行业提供定制化的客户互动和风险管控解决方案。特别是金融风控业务成为拉动行业应用业务的核心引擎,同比增长27%,体现出极光在金融行业的客户基础持续优化。
  • 海外业务(EngageLab):这是极光近年来重点发展的出海业务,为国际客户提供客户互动服务,已覆盖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同比大增67%。该业务成为集团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 AI平台(GPTBots.ai):极光推出的无代码AI机器人构建平台,允许企业无需编程知识即可创建和部署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用于客户服务、营销推广等多种场景。

极光的客户基础广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客户数量已扩张至1058家,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客户数量就激增210家。这种客户增长态势显示了极光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2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极光所处的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营销精细化需求增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普及三大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营销科技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市场的增速更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

  • SaaS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自建系统转向采用SaaS解决方案,以降低IT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极光作为提供SaaS模式服务的厂商,受益于这一趋势。
  • AI与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用户洞察和自动化营销能力。极光的GPTBots.ai平台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重要布局。
  • 出海需求增长: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寻求出海发展,产生了对国际化营销和客户互动服务的强烈需求。极光的EngageLab业务正好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实现了67%的同比增长
  • 隐私保护强化:随着苹果ATT框架和谷歌隐私沙盒的推出,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有效营销成为行业关键挑战。极光凭借其合规数据处理能力在这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在竞争格局方面,极光面临来自国际巨头(如Salesforce、Adobe)和国内专业服务商的竞争。然而,极光通过聚焦垂直行业强化AI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特别是在金融风控领域,极光已经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该业务同比增长27%

表:极光主要业务板块与竞争对手对比

业务板块代表竞争对手极光的竞争优势
开发者服务个推、腾讯云推送高客户留存率(NDR 99%)、多行业解决方案
营销科技百度营销、阿里妈妈人工智能驱动、跨平台数据能力
金融风控同盾科技、百融云创实时风险识别、丰富数据源
出海服务Braze、Customer.io本土化服务能力、高性价比

3 财务表现分析

3.1 盈利能力与增长

极光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里程碑式的业绩突破,首次实现了美国GAAP会计准则下的季度盈利。具体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当季总收入达到89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各业务线的全面表现:订阅服务收入为5370万元(同比增长12%),增值服务收入为1070万元(同比增长30%),行业应用业务收入为2550万元(同比增长10%)。

更值得关注的是,极光不仅实现了GAAP盈利,而且经营活动现金流也转为正数,净流入794万元。这表明公司已经开始产生自我造血能力,不再单纯依赖外部融资维持运营,这是企业走向财务健康的重要标志。

从长期财务趋势来看,极光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改善其盈利能力。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将在8800万元至9100万元之间,对应同比增长11%-15%。这一指引显示管理层对公司持续增长充满信心。

表:极光近期财务业绩关键指标

财务指标2025年Q2实际同比增长2025年Q3指引同比增长预期
总收入8990万元13%8800-9100万元11%-15%
订阅服务收入5370万元12%N/AN/A
增值服务收入1070万元30%N/AN/A
行业应用收入2550万元10%N/AN/A
经调整净亏损N/AN/AN/AN/A

3.2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极光在2025年实施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显著提高了运营效率。公司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将员工人数从820人减少到400人,削减比例超过50%。这种精简措施虽然可能带来短期调整成本,但长期看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为5960万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约66%。这一毛利率水平在SaaS行业中属于较高水平,表明极光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和成本结构优势。

在资本效率方面,极光的资本回报率(ROIC)近年来持续改善。截至2025年3月,公司年化资本回报率为-2.22%,虽然仍为负值,但相比5年中位数-20.86%已经有了显著提升。这表明公司正在逐步改善资本利用效率,向正回报方向迈进。

4 投资风险分析

尽管极光展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和盈利能力改善迹象,投资者仍需要关注以下风险因素:

  • 市场竞争风险: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领域竞争激烈,既有国际巨头如Salesforce、Adobe等,也有国内专业服务商如个推、 TalkingData等。这些竞争对手可能拥有更丰富的产品线、更大的规模优势和更强的品牌影响力。极光需要持续创新并保持技术领先才能维持竞争优势。
  • 技术迭代风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可能发生快速变革。如果极光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变化趋势,现有产品和服务可能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公司需要持续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竞争力,但这可能对短期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 经济周期风险:极光服务的客户广泛分布在金融、电商、教育等行业,这些行业的需求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可能削减营销和IT预算,从而影响对极光服务的需求。特别是金融风控业务虽然目前增长迅速,但对经济周期较为敏感。
  • 地域扩张风险:极光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EngageLab业务已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面临地缘政治风险、文化差异、数据合规要求复杂等挑战。不同市场的法律法规变化可能影响业务运营,需要公司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本地化适应和合规管理。
  • 现金流与融资风险:尽管极光已经实现了GAAP盈利和正经营现金流,但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1.14亿元。这一资金规模可能不足以支持长期大规模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公司可能需要进行外部融资,从而可能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 客户集中度风险:极光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部分得益于”一家专注于大语言模型(LLM)研发的科技公司”的需求增长。这表明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如果主要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显著影响。

5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5.1 估值分析

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可比公司分析,我们对极光进行以下估值评估:

  • 市盈率相对增长比率(PEG):极光目前处于盈利转正初期,预计未来几年盈利增长潜力较大。根据机构预测,行业同类公司的PEG比率多集中在0.8-1.2之间。假设极光未来三年年均盈利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其合理PEG估值应在1.0左右。
  • 市销率(PS)分析:极光作为成长型SaaS企业,市销率是更合适的估值指标。根据行业惯例,SaaS公司的市销率通常在5-10倍之间,取决于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极光2025年预期收入约3.6-3.7亿元,对应市值范围约为18-37亿元。
  • 自由现金流折现(DCF):假设极光未来5年保持15%的年收入增长率,5年后逐渐降至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取9.93%,通过DCF模型计算,极光的合理估值约为25-30亿元。

综合多种估值方法,极光的合理估值区间约为20-35亿元。按总股本计算,每股合理价值区间为12-18美元

表:极光估值多重方法对比

估值方法主要假设估值结果敏感度分析
PEG比率增长率30%,PEG=1.022亿元增长率±5%,估值±20%
市销率(PS)PS倍数6-8倍22-29亿元PS倍数±1,估值±4亿元
DCF模型增长率15%,WACC=9.93%25-30亿元WACC±1%,估值∓10%

5.2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极光股票给出 “谨慎增持” 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位14-16美元。该评级基于以下理由:

  • 积极因素
  1. 首次GAAP盈利: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首次GAAP盈利,表明公司业务模式已经找到盈利路径,具有里程碑意义。
  2. 现金流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正数,794万元的净流入显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增强。
  3. 增长动力多元化:EngageLab出海业务和GPTBots.ai人工智能平台形成增长”双子星”,特别是EngageLab收入同比增长67%,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4. 成本控制见效:员工数量减少50%以上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显示管理层的执行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
  • 风险因素
  1. 市场竞争激烈:面临来自国际巨头和国内专业服务商的双重竞争压力。
  2. 资金规模有限:现金及等价物约1.13-1.14亿元,可能不足以支持长期大规模扩张,存在融资稀释风险。
  3. 客户集中度风险:部分业务依赖大客户需求,需求变化可能影响业绩稳定性。

投资策略建议

  • 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成长型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当前价位分批建仓,目标价位14-16美元,止损位设在8美元以下。
  • 稳健型投资者可以等待更明确的市场确认信号,如连续两个季度保持GAAP盈利、收入增长率回升至20%以上等,再考虑介入。
  • 短期交易者可以关注公司季度财报发布前后的交易机会,特别是收入超预期和盈利改善带来的股价催化机会。

6 结论与建议总结

极光作为中国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正处于业务转型的关键阶段。公司通过精简人员、聚焦高增长业务和提升运营效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历史上首次GAAP盈利,标志着自身造血能力的显著增强。

从投资视角看,极光的主要投资亮点包括:

  1. 财务表现改善:实现首次GAAP盈利,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正数,各业务线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2. 增长引擎清晰:EngageLab出海业务和GPTBots.ai人工智能平台成为增长”双子星”,特别是EngageLab已覆盖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同比增长67%。
  3. 运营效率提升:员工数量减少50%以上,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
  4. 估值相对合理:基于多种估值方法,极光的合理估值区间为20-35亿元,对应股价12-18美元,当前价位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

同时,投资者也需要关注以下风险:

  1.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盈利能力和增长空间。
  2. 资金规模有限可能制约长期发展速度,并存在融资稀释风险。
  3. 客户集中度风险可能影响业绩稳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给予极光股票 “谨慎增持” 评级,目标价位14-16美元。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密切关注公司季度财报表现和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