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股份(600110)

诺德股份(600110)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1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10,简称”诺德股份”)是国内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制造,是全球少数实现3微米极薄锂电铜箔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诺德股份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四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成为国际知名的锂电铜箔供应商。

在技术方面,诺德股份依托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及产学研合作体系,形成了覆盖6微米至3微米的完整铜箔产品体系。公司主导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在极薄铜箔、复合集流体及固态电池配套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2025年上半年,公司攻克了3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其厚度仅为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单卷长度可达15,000米至30,000米,理论上能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14%以上。

面对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诺德股份提出了”海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以国内技术研发为支撑,海外基地为支点,形成全球供应链网络。公司已经成功进入部分海外优质客户的供应链,旨在服务和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对海外客户的供应链保障能力。这一布局在当前贸易壁垒高筑的国际环境下尤为重要,有助于公司规避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表:诺德股份主要生产基地与产品线

生产基地分布主要产品系列技术特点应用领域
湖北黄石高端PCB铜箔、极薄锂电铜箔4.5微米及以下极薄铜箔、RTF、HVLP等AI服务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电子领域
惠州锂电铜箔6微米至3微米完整产品体系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其他基地复合集流体、特种铜箔多孔铜箔、耐高温铜箔固态电池、航空航天

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分析

2.1 近期财务业绩总体情况

诺德股份近期财务状况呈现出营收增长但持续亏损的复杂局面。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中期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16亿元,同比增长26.37%,归母净利润为-7243.29万元,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同比上年上升54.47%,亏损幅度显著收窄。按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6.06亿元,同比上升20.15%,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476.07万元,同比上升46.27%。这一趋势表明公司经营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此前,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7亿元,同比增长15.44%,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亿元,由盈转亏。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3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加60.0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公司仍面临盈利压力,但营收增长和亏损收窄的趋势较为明显

2.2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在盈利能力指标方面,诺德股份2025年中期毛利率为9.62%,同比大增75.24%,净利率为-2.68%,同比增61.31%。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公司的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7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9.03%,同比减少6.4%,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然而,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诺德股份的盈利水平仍相对落后。根据公司披露,”根据同行业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告情况,大部分实现了扭亏为盈,公司一季度业绩相对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略低”。这主要因为公司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期,聚焦于高附加值铜箔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和批量生产,影响了短期盈利能力。

2.3 资产负债结构与现金流状况

诺德股份的债务压力值得关注。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流动比率仅为0.87,短期偿债能力偏弱。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37.46%,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高达239.31%,表明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利息负担

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9元,同比大幅增长469.76%,显示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明显。然而,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49.92%,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2.19%,公司现金流覆盖债务的能力仍然较弱

表:诺德股份主要财务指标变化趋势

财务指标2025年中期同比变化2025年第一季度2024年度
营业总收入30.16亿元+26.37%14.09亿元52.77亿元
归母净利润-7243.29万元+54.47%-3767.23万元-3.52亿元
毛利率9.62%+75.24%9.93%
净利率-2.68%+61.31%-3.02%-6.99%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9元+469.76%0.08元

3 核心竞争优势与技术布局

3.1 技术领先性与产品创新

诺德股份在锂电铜箔领域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极薄化功能性材料两个方面。公司是全球少数能够批量生产3微米极薄锂电铜箔的企业之一,该产品能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14%以上,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瓶颈。此外,公司还开发了RTF超薄铜箔新一代HVLP铜箔,已送样至多家头部企业认证,将切入AI服务器、人形机器人等高端电子领域供应链。这种技术优势使得公司在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够以差异化策略规避行业内的价格竞争。

在面向未来技术布局方面,公司自2018年起就开始研发多孔铜箔,2024年推出耐高温电解铜箔集流体和耐腐蚀铜箔,为固态电池多技术路线提供材料支撑。2025年,公司推出了双面镀镍铜箔,目前已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这些创新产品使公司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占据先机,虽然目前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小,但长期成长潜力可观。

3.2 产品多元化与市场定位

诺德股份采取”高端化“与”多元化“并进的产品策略。在锂电铜箔主业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光伏储能业务,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形成”铜箔+光储”双轮驱动的战略格局。公司通过铜箔主业积累的客户资源,与储能电池厂商合作开发定制化铜箔产品,例如适配储能电池的铜箔,增加充放电次数,满足长寿命需求。

同时,公司正在从单一材料供应商新能源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例如,公司在湖北黄石投资建设了诺德光储能源电站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储能电站等设施,形成”生产-储能-消纳”闭环。这种转型不仅能够提升客户黏性,还能为公司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3.3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诺德股份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建立了”总部+区域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的三级研发体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于开发更薄、更高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锂电铜箔产品,特别是4.5微米及以下的极薄锂电铜箔、固态电池用多孔铜箔、耐高温铜箔等高技术壁垒产品。

公司研发成果转化效率较高,目前4.5微米锂电铜箔产品已在客户实现快速的批量导入,4微米锂电铜箔产品在无人机等产品上得到了批量使用,3微米锂电铜箔已成功实现稳定的批量生产。这种高效的研发转化能力是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4 风险因素分析

4.1 行业周期与市场竞争风险

锂电铜箔行业目前面临严重的供需失衡。由于前几年市场铜箔供应产能逐渐释放,导致市场铜箔供应出现过剩情况。同时,受国内宏观经济影响及海外贸易战、关税壁垒等影响,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储能需求尚未完全释放,短时间内锂电铜箔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这种市场环境导致铜箔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

行业竞争加剧也是诺德股份面临的重要挑战。公司在中报中指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铜箔加工费在一季度、二季度均为有效回升,目前仍处于低位”。同行业公司大多已实现扭亏为盈,而诺德股份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盈利水平相对较低。这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压力,需要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导入速度。

4.2 监管与法律风险

诺德股份目前正面临监管调查风险。2024年9月6日,公司及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会秘书收到中国证监会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立案。随后,2025年4月25日,公司实际控制人陈立志先生、董事许松青先生再次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

这些调查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投资者索赔的风险。据上海仁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晏维律师表示,”凡是在2023年4月25日到2024年4月10日期间买入,并且2024年4月10日收盘时持有诺德股份股票的投资者,可以报名参加索赔”。法律纠纷和监管处罚不仅可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影响投资者信心。

4.3 财务与经营风险

从财务结构看,诺德股份存在较大的短期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流动比率仅为0.87,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37.46%。更值得关注的是,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高达239.31%,表明公司利息负担沉重,盈利能力难以覆盖融资成本。

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是公司面临的重要经营风险。铜箔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导致公司铜箔实际生产成本增加。在产品价格(加工费)下行和原材料成本上行的双重挤压下,公司毛利率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部分抵消了这些不利影响,但外部环境的波动性仍是公司经营的重要不确定因素。

5 未来增长前景与业绩驱动因素

5.1 高端产品放量与盈利改善潜力

诺德股份未来业绩复苏的关键在于高附加值产品的放量。公司近年来专注于4.5微米及以下的极薄锂电铜箔、固态电池用多孔铜箔、耐高温铜箔等高端产品的开发。目前,这些产品已逐步通过部分下游客户的认证并开始逐步放量。随着公司生产稼动率的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将有效改善公司的盈利水平。

具体来看,公司的4.5微米锂电铜箔产品正在客户实现快速的批量导入,4微米锂电铜箔产品已在无人机等产品上得到批量使用,3微米锂电铜箔已实现稳定的批量生产。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耐高温铜箔已成功在固态电池中运用,并搭载于头部厂商发布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些高端产品的毛利率相对较高,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将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5.2 行业需求增长与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发展为诺德股份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根据EVTank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239.7万辆,中国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3.6%(销量1,649.7万辆);到2030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4,405.0万辆。锂电储能市场增速更快,预计2030年出货量达1,550.0GWh,储能领域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AI服务器带来的高端PCB铜箔需求是另一个重要增长点。随着AI技术进步,AI服务器中GPU板组和相关芯片需要性能优异的高频高速PCB铜箔和载体铜箔,预计2024-2026年AI服务器PCB市场空间复合年增长率达69%。预计2030年高端PCB铜箔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0.6万吨,而目前国内能满足AI市场需求的PCB铜箔产能不足5万吨,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诺德股份已在湖北黄石提前布局高端标箔生产线,有望抢占这一新兴市场。

5.3 战略转型与效率提升

诺德股份正在推进的数智化转型将有助于提升全链条运营效率。公司通过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电解铜箔生产全流程的精细化控制,优化了生产流程,提升了设备稼动率。例如,通过系统对铜料溶解、电解沉积等环节的智能调控,减少了原材料浪费,单位能耗降低,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这些效率提升措施将逐步反映在公司的成本结构中,增强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从材料供应商向能源综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通过诺德光储能源电站零碳智慧产业园等项目,公司不仅能够降低自身用电成本,还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能源托管服务,打造”自发自用+余电交易”的商业模式。这种转型不仅能够提升客户黏性,还能为公司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6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6.1 估值水平分析

截至2025年9月,诺德股份的市值约为108.28亿元(以2025年6月24日收盘价计算)。考虑到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传统的市盈率估值方法不适用,我们可以从市销率(PS)和市净率(PB)角度进行评估。以2025年中期营收30.16亿元推算,全年营收预计可达60-65亿元,对应市销率约1.7-1.8倍。每股净资产为3.25元,按当前股价计算市净率约1.9倍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历史估值比较来看,诺德股份在”固态电池”概念炒作下,2025年6月曾出现连续涨停,股价从6月16日至6月23日累计涨幅达61.5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期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电力设备累计涨幅为-0.20%)。这表明公司股价短期内受市场情绪和概念炒作影响较大,存在估值泡沫风险。

6.2 投资建议与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诺德股份给出中性(持有) 的投资建议,具体建议因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而异:

  • 对于激进型投资者:可考虑在股价回调至合理区间后分批建仓,长期布局。重点关注公司3微米极薄铜箔和固态电池材料的量产进展,以及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实际改善效果。建议将止损位设置在前期低点以下,控制仓位风险。
  •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建议采取观望态度,等待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改善和监管调查结果的明朗化。关键观察指标包括:单季度净利润转正、加工费企稳回升、固态电池材料收入占比显著提升等。在这些信号出现前,可暂时回避。
  • 对于现有股东:鉴于公司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但短期面临监管风险和行业压力,建议持有但不追加投资,密切关注公司2025年下半年业绩改善情况和解禁股减持压力。

6.3 关键监测指标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以下影响诺德股份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

  • 加工费走势:铜箔加工费是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需密切关注行业价格战缓和信号。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关注公司4.5微米及以下极薄铜箔、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情况。
  • 监管调查进展: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影响,需密切关注相关公告。
  • 债务结构改善:监测公司流动比率、有息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估财务风险变化。

总结

诺德股份作为锂电铜箔行业的技术领先企业,在极薄铜箔和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长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AI服务器等高成长性下游产业。然而,公司短期内面临行业竞争激烈加工费处于低位监管调查债务压力等多重挑战,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其投资价值。

综合考量,诺德股份适合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公司当前估值已部分反映未来成长预期,短期内股价可能继续震荡调整。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公司下半年业绩改善情况以及高端产品放量进度,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建议等待行业复苏信号明确和公司盈利能力实质性改善后再考虑介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