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002015)

协鑫能科(002015)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协鑫能科(002015)是协鑫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专注于清洁能源资产运营与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以“科技+服务”双轮驱动战略,构建了涵盖清洁能源生产、虚拟电厂、储能、碳资产管理等多元化业务板块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79.19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60.7%,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运营商。

公司业务结构已从传统能源为主转变为多元化布局,主要包括三大板块:电力销售(占比约53%)、热力销售(占比约27%)和能源服务(占比约12%)。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剥离运营不佳的换电项目,并加大对新能源资产的投入,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大幅提升。

二、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1. 业绩增长显著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4.22亿元,同比增长15.29%;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6.42%;扣非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67.91%。其中,能源服务业务表现尤为亮眼,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378.81%,毛利率高达59.03%,显著高于传统能源销售业务。

2. 盈利能力修复

公司通过资产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传统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修复。2025年一季度,公司电力销售业务实现收入52.35亿元,同比下降14.03%;热力销售业务收入26.79亿元,同比下降19.80%。尽管收入有所下降,但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和加大新能源投入,公司资产质量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大幅提高,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现金流状况改善

2024年,公司燃料价格同比下降,采购支出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25亿元,同比增长1.85%。良好的现金流状况为公司持续投资新能源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业务板块分析

1. 传统能源业务:结构优化,盈利修复

协鑫能科的传统能源业务主要包括电力销售和热力销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中,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燃煤热电联产203MW。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的持续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公司传统能源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预计2025-2027年,公司传统能源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收入增速在5%-10%之间,毛利率有望从2024年的26.1%逐步提升至30%左右。

2. 能源服务业务:高速增长,成为新引擎

能源服务业务是公司增长最快、盈利最强的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能源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8.81%,其中节能与技术服务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474.49%;交易服务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74.44%。公司通过持续滚动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不断拓展虚拟电厂、售电、绿电和绿证等能源交易服务业务,能源服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3. 储能业务:液冷技术引领,市场空间广阔

协鑫能科积极落实《“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新型储能业务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电网侧储能规模达800MW,用户侧储能总规模达29.29MW。公司储能业务采用自主研发的液冷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温差控制在3℃以内,循环寿命达15,000次,实现“光储同寿命”,较传统风冷系统度电成本下降15%-20%。这一技术优势使公司在储能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4. 绿电与碳资产管理业务:政策驱动,前景广阔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持续运行,绿电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公司完成绿电交易4.42亿千瓦时,国内外绿证对应电量12.24亿千瓦时。2025年上半年,公司绿电交易3.55亿千瓦时,所属重点排放单位100%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将为公司带来额外收益。

四、战略布局与核心竞争力

1. “绿电+储能+算力+RWA”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公司以分布式能源资产投资为入口,为客户提供售电、虚拟电厂聚合及碳中和认证等“1+N”组合服务。公司的战略布局可归纳为“绿电+储能+算力+RWA”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 绿电业务: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构建稳定的绿电供应能力。
  • 储能业务:发展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系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灵活性。
  • 算力业务:建设液冷智算中心,提供算力租赁服务,探索“绿电+算力”一体化模式。
  • RWA业务:与蚂蚁数科合作推进实体资产代币化,打造能源资产数字化平台。

2. 创新人工智能能源应用模型,抢占AI+虚拟电厂制高点

公司基于大模型多智能体(VPPMulti-Agent)协作的虚拟电厂运营服务,通过负荷预测、策略算法、调度控制和交易评估等智能体,为广义虚拟电厂开展电力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电力现货交易、绿电交易和电能量交易。公司开发的智能体模型算法库,包括工业负荷模型、分布式能源负荷预测模型、能源调度模型、收益模型和算法评估模型,为AI赋能的虚拟电厂运行提供精准服务。

3. 与蚂蚁数科合作,深化数字能源耦合

2024年12月,公司携手蚂蚁数科,依托区块链技术,成功完成基于光伏实体资产的RWA发行。这是国内首单光伏实体资产RWA,助力国内绿色资产与境外资金高效连接,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实体产业。2025年6月,公司携手蚂蚁数科成立合资企业“蚂蚁鑫能”,通过融合蚂蚁数科的尖端数字技术与公司深耕能源产业的场景积淀,聚焦电站智能运维、电力交易策略优化及虚拟电厂协同控制三大核心场景的AI技术落地。

五、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1. 相对估值法

根据证券之星行业相对比较,协鑫能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但正在修复),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分部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420-575亿元,对应股价15.0-20.5元(总股本28亿股)。当前股价11.73元,存在16.5%-59.3%的上行空间。

2. PE估值法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8.48和9.80亿元,对应EPS为0.43、0.52和0.60元,PE为30、25、21倍。考虑到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和新业务快速增长,估值体系正从传统能源运营商向科技金融平台跃迁,当前估值水平具备一定吸引力。

3. 投资建议

  • 操作策略:建议采用“逢低加仓、分批建仓”策略。第一阶段:股价回调至11.50-11.80元区间时,加仓至40-45%仓位;第二阶段:若股价进一步回调至11.00-11.50元,可考虑加仓至50%左右仓位;第三阶段:突破13.00元阻力位并站稳时,可适当追加至55-60%仓位。
  • 止损与止盈:个股止损位设为10.50元,总止损策略为仓位比例降至25%时重新评估。首次止盈目标设为14.00-14.50元,兑现部分收益20-25%;次要止盈目标设为15.00-16.00元,累计兑现收益40-50%;长期目标设为17.00-18.00元,但需根据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
  •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新能源装机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建议严格控制仓位和风险,总仓位不超过60%,并根据市场变化和基本面情况动态调整。

六、结论

协鑫能科作为能源转型赛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凭借“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业务结构的优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能源服务业务高速增长,储能业务技术领先,绿电与碳资产管理业务前景广阔。同时,公司与蚂蚁数科的深度合作,为公司带来了数字技术赋能和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综合来看,协鑫能科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关注并适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