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钛白(002145)

中核钛白(002145)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中核钛白(002145.SZ)是中国钛白粉行业龙头企业,主营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橡胶等领域。公司通过纵向整合“硫-磷-铁-钛-锂”绿色循环产业链,形成以钛白粉为核心、新能源材料为增长极的双轮驱动模式。截至2025年10月,公司钛白粉产能达55万吨/年,国内市占率约12%,磷酸铁产能规划50万吨(已投产10万吨),黄磷、硫酸等原材料自给率超60%。

二、财务表现与经营质量

(一)2025年中报核心数据

  1. 营收与利润:2025年上半年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19.66%;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7.31亿元,同比+1.31%,净利润1.25亿元,同比-27.54%。
  2. 盈利能力:毛利率15.91%,同比-17.28%;净利率6.96%,同比-27.82%。钛白粉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至20%,新能源业务因产能爬坡尚未盈利。
  3.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568.04%,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例达192.61%,存货周转率提升15%,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90天。
  4. 资本结构:有息负债率21.35%,流动负债覆盖率5.36%,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例控制在2%以内。

(二)关键财务特征

  1. 成本优势:通过西北钛矿独供协议(成本低于市场价1000元/吨)及硫酸副产品循环利用,钛白粉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20%。
  2. 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732万元,占营收比例2.05%,累计专利245项,高纯黄磷产品通过头部电池企业认证。
  3. 资产质量:应收账款规模较大,需关注下游客户回款能力;存货同比增长25.8%,需警惕钛白粉价格波动风险。

三、业务结构与增长引擎

(一)传统业务:钛白粉

  1. 市场地位:国内产能规模领先,2025年市占率12%,行业集中度CR5达72%。
  2. 需求驱动:涂料、塑料等传统领域需求占比75%,新能源电池包膜材料、高端装备涂层等新兴领域贡献增量。
  3. 价格波动:2025年钛白粉行业开启第二轮涨价,国内普涨300元/吨,国际普涨50美元/吨,公司有望受益于价格弹性。
  4. 风险点: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8.2%,拖累涂料需求;2025年国内新增钛白粉产能30万吨,市场竞争加剧。

(二)新兴业务:新能源材料

  1. 磷酸铁锂:规划产能50万吨,已投产10万吨并实现批量供货,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2. 黄磷业务:高纯黄磷产品通过下游认证,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3029.26%,毛利率达35%。
  3. 磷化工:2024年磷矿与黄磷收入暴增582.77%,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形成资源闭环。
  4. 挑战:磷酸铁行业产能过剩风险(2025年国内产能超1500万吨,需求仅800万吨),需通过技术差异化(如高纯度、低杂质)或客户绑定(共建产能)突围。

四、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一)行业机遇

  1. 环保政策:钛白粉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加速,2024-2025年国内CR5从65%提升至72%,公司作为龙头受益明显。
  2. 需求多元化:钛白粉在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拓展,2025年新兴领域需求占比提升至25%。
  3. 出海机遇: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近40%,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及新能源汽车涂料需求上升,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二)竞争风险

  1. 国际贸易摩擦:欧盟对华钛白粉征收反倾销税,出口业务受阻,2025年上半年出口收入占比从25%降至18%。
  2. 价格战压力:行业新增产能导致价格承压,2025年钛白粉均价同比下跌8%,公司通过成本优势维持毛利率。
  3. 技术迭代风险:新能源材料领域技术更新快,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五、估值水平与投资逻辑

(一)估值对比

  1. 市盈率(TTM):37.05倍,高于钛白粉行业平均(25-30倍),低于新能源材料行业平均(45-50倍),反映市场对公司新能源转型的预期。
  2. 市净率(LF):1.6倍,与钛白粉龙头持平,低于新能源材料企业(2-3倍),估值相对合理。
  3. PEG:若假设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5%,当前PEG约2.5,需业绩兑现支撑估值。

(二)投资逻辑

  1. 短期催化剂:钛白粉价格企稳回升、新能源项目投产放量、海外市场拓展。
  2. 长期价值:循环产业链成本优势、新能源材料技术突破、行业集中度提升。
  3. 风险点:宏观经济下行、新能源项目进度滞后、应收账款坏账。

六、投资建议与操作策略

(一)核心结论

中核钛白当前处于传统业务稳健、新兴业务爆发的关键转型期。短期看,钛白粉价格反弹与新能源项目投产将驱动业绩增长;长期看,循环产业链成本优势与新能源材料技术储备构成核心竞争力。估值水平已反映新能源转型预期,需密切跟踪项目落地进度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二)操作建议

  1. 长期投资者:可分批建仓,目标价区间6.5-7.2元(对应2026年PE 25-28倍),止损位设为5.0元(2025年PB 1.5倍)。
  2. 波段操作者:关注钛白粉价格指数(当前国内均价1.6万元/吨)与新能源项目投产节点,在价格反弹至1.7万元/吨或磷酸铁产量突破15万吨/月时部分止盈。
  3. 风险控制:设置10%仓位上限,若2025年Q4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80天或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低于25%,需及时减仓。

七、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风险:房地产、汽车等周期性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导致钛白粉需求低迷。
  2. 项目进度风险:新能源项目投产延期或成本超支,影响盈利预期。
  3. 国际贸易风险:欧盟、印度等主要出口市场加征反倾销税,出口业务受损。
  4. 治理风险:公司此前因资本市场违规行为被处罚,需关注治理规范性改善情况。

(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2日,来源:公司公告、Wind、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