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002865)

钧达股份(002865)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钧达股份(002865)作为全球光伏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聚焦于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通过向上游采购硅片,加工成电池片后销售给下游组件企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环节。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终端电站的投资收益,是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

在技术层面,钧达股份率先实现N型电池大规模量产,并完成技术全面升级。公司滁州、淮安两大基地合计电池产能超40GW,居行业领先地位。其电池产品以成本行业领先、质量稳定可靠著称,深受全球组件客户青睐。

二、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分析

(一)营收与利润波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3亿元,同比下降42.53%;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亏损扩大。二季度单季营收17.88亿元,同比下降32.76%,环比下降4.61%;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但环比扩大。业绩波动主要受行业需求波动和供给端博弈影响,尤其是5-6月电池片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承压。

(二)海外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1.87%,海外市场毛利率达4.5%,高于国内市场的-0.8%。这一结构性变化显著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成为业绩修复的核心驱动力。

(三)成本控制与技术升级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提升1-1.5个百分点,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技术储备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核心竞争力剖析

(一)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公司掌握N型TOPCon电池量产技术,转换效率突破25%,成本与良率与PERC电池相当。TBC电池技术转化效率优势显著,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进度领先,形成“TOPCon打底、BC增效、钙钛矿谋局未来”的三级技术体系。

(二)全球化产能布局加速

通过与土耳其本土组件客户共建高效电池项目、推进阿曼5GW电池产能建设,公司构建“中国研发+海外制造”模式。阿曼基地毗邻中东、欧洲及北美市场,可享受10%输美基础关税优势,单瓦盈利潜力超7美分。

(三)客户结构与品牌优势

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列的光伏组件企业均为公司长期客户,印度、土耳其等海外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质量稳定性与技术领先性形成品牌溢价,支撑市场份额扩张。

四、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一)光伏需求持续高增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全球光伏装机中性场景下预计达655GW,高场景下达774GW。为实现《巴黎协定》1.5°C温控目标,2030年前全球需保持每年500-700GW新增装机,需求确定性高。

(二)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国家发改委研究将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定性为违法。政策引导下,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专业化电池厂商价值凸显。

(三)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挑战

海外组件产能已初具规模,但电池环节仍存技术壁垒与产能缺口。中国电池片出口增速持续高于组件出口,验证海外市场对高端电池产品的依赖性。钧达股份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可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并分享增量红利。

五、估值水平与投资评级

(一)横向估值对比

在光伏设备板块79只股票中,钧达股份总市值98.35亿元,市盈率-18.24倍,市净率2.61倍,ROE-6.65%,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47.29倍、市净率5.06倍),但需注意其当前盈利为负的特殊性。

(二)机构预测与目标价

中邮证券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6.6/142.3/17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5/10.6亿元,2026-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1/13倍。机构目标价均值57.7元,较当前股价存在34%上行空间。

(三)技术面与资金动向

截至2025年10月15日,股价收于42.92元,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97.01万元,游资净流出3248.5万元,散户净流入2051.49万元。近90天10家机构给出评级,9家“买入”、1家“增持”,资金面与机构情绪偏积极。

六、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一)投资逻辑总结

  1. 技术领先性:N型电池效率与成本优势形成“马太效应”,TBC与钙钛矿技术储备锁定未来竞争力。
  2. 全球化红利:海外产能布局与市场需求增长共振,单瓦盈利弹性显著。
  3. 政策与行业拐点: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后产能出清,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空间大。

(二)操作建议

  • 短期:关注10月28日三季报披露,若海外销售占比与毛利率持续改善,可择机介入。
  • 中长期:基于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的确定性,建议持有至2026年行业盈利拐点,目标价区间55-60元。

(三)风险提示

  1. 技术替代风险:若钙钛矿等下一代技术商业化进度超预期,可能冲击现有技术路线。
  2. 贸易政策变动:海外关税调整或本土保护政策可能影响海外项目收益。
  3. 行业竞争加剧:若头部企业扩大N型电池产能,可能导致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