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金刚(300093)

*ST金刚(300093)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ST金刚(300093)原名为金刚玻璃,现已转型为专注于高效率异质结(HJT)电池片及组件业务的新能源企业。公司所属行业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主要业务包括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及“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光伏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等挑战。

二、财务状况分析

(一)营收与利润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4亿元,同比上升169.02%,但归母净利润为-2.82亿元,同比下降26.41%,扣非净利润同样为-2.82亿元,同比下降28.29%。第二季度单季营收6668.9万元,同比上升763.82%,但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12.06%。这表明公司营收规模虽大幅增长,但盈利能力仍严重承压,净利润持续亏损。

(二)毛利率与净利率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毛利率为-67.36%,同比增幅57.22%;净利率为-201.69%,同比增幅58.37%。负向毛利率和净利率表明公司产品销售未能覆盖成本,整体经营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尽管同比增幅为正,但系因亏损收窄或基数效应所致,实际盈利水平未见实质性改善。

(三)负债与现金流

公司有息负债达10.55亿元,较2024年中报的9.35亿元增长12.85%,债务压力持续上升。货币资金为9978.8万元,较2024年中报的3559.65万元增长180.33%,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924.47%,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93.57%,系算力业务投资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8.52%,主要因破产预重整期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流减少。整体来看,公司现金流状况堪忧,偿债能力受限。

三、业务与市场分析

(一)核心业务

公司聚焦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业务,已连续推出210/210R/182尺寸的SMBB、0BB电池片产品,以及高效0BB擎天系列和御风系列集中式电站产品等。公司规模化量产的N型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可达到26%,组件功率最高可达735W+,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然而,受行业产能过剩及价格竞争影响,公司核心业务仍深陷亏损泥潭。

(二)市场布局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客户主要面向国内集中式或分布式电站客户,以及新加坡、印度及东南亚市场、中东等海外客户。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达1.23亿元,占总收入88.27%,显示高度依赖海外市场。但海外市场需求波动及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冲击。

(三)新兴业务

2025年6月,公司设立北京金刚数海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切入算力服务领域,与江苏某大数据公司签订5年服务协议,合同总额约3.99亿元。该业务依托光伏客户资源,探索绿电直连与AIDC合作模式,旨在形成新增长曲线。然而,算力业务规模极小,尚处起步阶段,面临市场、经营及项目推进风险,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形成有效支撑。

四、风险因素分析

(一)退市风险

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金刚”。若重整失败被宣告破产,或2025年度财务指标触及退市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二)债务风险

公司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37.84%,且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债务负担较重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进一步加剧经营困境。

(三)行业风险

光伏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制造端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尽管供给侧改革及“反内卷”政策持续升级,但行业盈利修复仍需时间。公司作为行业参与者,难以独善其身。

五、投资建议

(一)短期观点

短期内,公司股价可能受市场情绪、资金流向及重整进展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考虑到公司核心业务持续亏损、现金流状况堪忧及退市风险高悬,短期投资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避免盲目追高。

(二)中长期观点

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能否成功重整并实现业务转型是关键。若重整计划顺利实施,公司债务问题得到解决,算力业务等新兴业务逐步放量,则公司可能迎来估值修复机会。然而,重整失败或业务转型不及预期将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甚至退市。因此,中长期投资需密切关注公司重整进展及业务转型情况。

(三)操作建议

  1. 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规避*ST金刚,选择基本面稳健、行业前景明朗的标的进行投资。
  2. 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若决定参与,需严格控制仓位,设置止损点,并密切关注公司公告及行业动态。一旦出现重整失败、业绩持续恶化等不利信号,应及时止损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