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都(300130)

新国都(300130)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新国都(300130)自成立以来深耕电子支付行业,主营业务涵盖支付收单服务、电子支付受理终端设备(如金融POS机)的软硬件销售及租赁,同时结合生物识别、大数据、区块链及AI技术,提供会员管理、智能营销、金融科技等增值服务,形成一站式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公司已构建全球化牌照矩阵,持有卢森堡PI牌照、中国香港MSO牌照、美国MSB牌照等核心资质,具备跨境支付与境外本地收单业务的双重能力,是跨境支付领域的领军企业。

在数字人民币领域,新国都技术储备深厚,智能POS终端已全面适配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并深度参与央行DC/EP系统改造。随着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迈向全面普及,公司在终端设备、安全模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将优先转化为市场优势。此外,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上海拾贰区布局AI领域,推出首款AI“数字员工”产品,并成功拓展至数字营销、白色家电、音乐动漫等多个行业,形成“支付主业稳增+新赛道高增”的良性循环。

二、核心业务分析

(一)跨境支付:牌照壁垒与业务放量

新国都旗下跨境支付品牌PayKKa表现亮眼,2025年第二季度商户数量与交易金额环比分别激增169%和272%,服务覆盖150+币种收单与10+主流币种收款,深度承接跨境电商与外贸企业的支付需求。公司全球化牌照矩阵为其跨境支付业务提供了核心护城河,随着“一带一路”深化,跨境支付市场持续扩容,PayKKa的多国服务网络与“支付+生态”闭环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二)电子支付设备:海外高端市场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子支付设备海外销售收入达5.33亿元,同比增长22.02%,其中欧美日高端市场营收同比增幅超80%,占海外收入比重近四成。高毛利的海外设备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不仅优化了整体营收结构,还与跨境支付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公司盈利质量改善。

(三)AI智能体:多行业落地打开增长空间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拾贰区积极布局AI领域,推出的商户审核AI Agent有效提升了审核效率,同时“数字员工”产品已成功拓展至多个行业客户。AI智能体产品的行业落地,不仅丰富了公司业务版图,还为其开辟了高增长的新赛道,与支付主业形成互补。

三、财务表现与估值分析

(一)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

  • 营收与利润: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5.27亿元,同比下降3.17%;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降38.61%。单季度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26亿元,同比上升3.93%,但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下降47.77%,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 毛利率与净利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4.06%,同比下降21.1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7.94%,同比下降36.7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指标显著回落。
  •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应收账款为3.86亿元,同比增长10.25%,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达164.92%,回款风险需重点关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6.46%,主要因经营性支出款项增加。

(二)估值水平与机构预测

当前公司估值对应2025年PE显著低于行业均值,存在明确的估值修复空间。机构预测2025年公司净利润有望达到7.38-8.74亿元,同比增速可观。叠加跨境支付行业扩容、数字人民币政策落地等多重利好催化,公司估值有望向行业合理水平靠拢。

四、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一)股价走势与资金流向

近期新国都股价呈现弱势下跌趋势,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近5日内该股资金总体呈流入状态,但近10日内主力没有控盘,机构持仓量总计3732.33万股,占流通A股8.60%。

(二)融资融券与大宗交易

2025年10月16日,公司融资余额为11.60亿元,融资余额/流通市值为9.98%,显示市场人气较为旺盛。近一个月内,公司未登上龙虎榜,但融资买入额持续保持高位,10月16日融资买入额为0.60亿元,显示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五、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一)风险因素

  1.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司应收账款规模相对利润较高,回款风险需重点关注。
  2. 市场竞争加剧:跨境支付与电子支付设备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3. 政策与监管风险:数字人民币推广、跨境支付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二)投资建议

  1. 长期价值投资者:可关注公司跨境支付、电子支付设备海外高端市场及AI智能体业务的增长潜力,逢低布局。当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均值,存在估值修复空间,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2. 短期交易者:需密切关注股价走势与资金动向,结合技术面指标(如MACD、KDJ)进行波段操作。当前股价处于回落整理阶段,可等待企稳信号出现后再行介入。
  3. 风险控制: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避免单一股票带来的风险。同时,关注公司财务数据、经营状况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