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来股份(300393)

中来股份(300393)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1. 财务状况

  • 营收与利润:中来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增长7.25%;但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虽同比减亏44.83%,仍处于亏损状态。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收进一步下滑,净利润亏损幅度扩大,显示公司当前盈利能力较弱。
  • 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1亿元,实现首次转正,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减产电池/组件、背板业务现款现货以及融资成本下降。现金流的改善为公司后续技术投入和运营提供了安全边际。
  • 负债情况:公司负债率较高,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为75.94%,较高的负债率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2. 业务结构

  • 光伏背板:中来股份是全球光伏背板领域的龙头企业,累计发货量达290GW,连续多年全球第一。背板业务毛利率稳定,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 高效电池及组件:公司山西一期8GW TOPCon电池产线已全面量产,量产平均效率达26.0%,非硅成本低于行业平均。同时,公司正在研发BC电池技术,并已完成小试,未来有望实现量产。
  • 光伏应用系统:公司侧重于分布式户用光伏领域,提供光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销售与运维服务。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司分布式业务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技术实力

  • TOPCon技术:中来股份在TOPCon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量产效率和非硅成本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 BC技术储备:公司较早研发IBC技术,并成功将TOPCon和IBC结合研究TBC技术,目前已完成小试,未来有望实现量产。BC电池技术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是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 差异化产品:公司推出的透明网格背板、高反黑背板等差异化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溢价能力和竞争力。

二、市场环境分析

1. 行业趋势

  • 产能出清:光伏行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但随着头部厂商的实质性减产和行业自律的推进,产能出清有望加速,行业有望恢复健康有序发展。
  • 技术迭代: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迅速,N型TOPCon、HJT、BC等高效电池技术不断涌现。中来股份在TOPCon和BC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有望享受下一轮技术红利。
  • 政策支持: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分布式光伏发展等政策为中来股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竞争格局

  • 光伏背板市场:中来股份在光伏背板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较高。但随着其他厂商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需要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 高效电池及组件市场:高效电池及组件市场竞争激烈,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中来股份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以拓展市场份额。

三、股票价值评估

1. 估值水平

  • 市盈率:中来股份当前市盈率为亏损状态,主要由于公司当前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和行业趋势的好转,市盈率有望逐步回升。
  • 市净率:公司市净率为2.16倍,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考虑到公司较高的负债率和当前亏损状态,市净率水平相对合理。
  • 市值规模:公司总市值为68.86亿元,流通市值为60.41亿元,市值规模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弹性。

2. 风险因素

  • 全球贸易壁垒:若美国、印度等国家提高组件关税,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可能下滑,影响盈利修复节奏。
  • 技术迭代风险: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迅速,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技术发展趋势,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滑和盈利能力减弱。
  • 负债率较高:公司负债率较高,增加了财务风险。若再融资进度低于预期或融资成本上升,可能影响公司资本开支计划和业务发展。

四、投资建议

1. 短期投资策略

  • 关注行业动态:密切关注光伏行业产能出清进度、技术迭代趋势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动态变化,把握行业拐点带来的投资机会。
  • 波段操作:中来股份股价近期波动较大,投资者可结合技术面分析和资金面变化进行波段操作,降低持仓成本。

2. 长期投资策略

  • 技术领先优势:中来股份在TOPCon和BC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随着行业技术迭代的推进和公司量产能力的提升,有望享受下一轮技术红利。长期投资者可关注公司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 股东背景切换:2024年浙能电力完成控股中来股份,为公司带来了资金、项目和信用等多方面的支持。长期投资者可关注公司股东背景切换带来的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机会。

3. 风险提示与应对

  • 风险控制:设置合理的止损点位,控制单只个股的投资比例,避免过度集中风险。
  • 持续跟踪:定期跟踪公司财务状况、业务进展和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