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绿能(600956)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报告日期:2025年9月29日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新天绿能(600956)主营业务聚焦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天然气销售,形成“风光气”一体化能源布局。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占比67.46%,风力/光伏发电收入占比30.88%,其余为管网接驳等配套业务。

行业地位

  • 风电领域:公司风电装机容量居河北省前列,2025年8月发电量同比增长23.53%,累计发电量同比增10%,受益于“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及海上风电政策支持。
  • 天然气领域:作为河北省燃气供应主力,公司受益于天然气调峰电站政策及“两部制”电价改革,经济性显著提升。

2. 财务表现

2025年半年报核心数据

  • 营收:109.04亿元,同比下降10.16%(主要受风电设备更新政策影响,部分老旧机组改造导致短期发电量波动)。
  • 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下降1.23%,扣非净利润降幅1.28%,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 负债率:66.23%,财务费用5.39亿元,需关注债务结构优化。
  • 毛利率:23.44%,较2024年下降5.35个百分点,主要受天然气采购成本上升及风电补贴退坡影响。

现金流与分红

  • 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1元,分红率约30%,股息率稳定在2.7%-3.0%,具备防御性配置价值。

3. 政策与行业趋势

利好因素

  • 新能源政策:国家能源局提出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60%,风电、光伏全面入市政策稳定预期。
  • 天然气调峰需求:河北省推进燃气电厂布局,实施“两部制”电价,增强燃气板块盈利能力。
  • 海上风电规划:河北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获批,远海、深海项目开发潜力大。

风险因素

  • 电价波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市场化电价可能承压。
  • 天然气价格:上游气价市场化导致采购成本波动,需关注顺价机制执行效果。

二、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1. 股价与估值

  • 当前股价:A股7.74元(9月29日收盘),总市值325.52亿元;H股4.280港元,总市值180亿港元。
  • 估值水平:动态市盈率11.53倍,市净率1.46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安全边际。

2. 资金流向

  • 9月29日数据:主力资金净流入433.9万元,占总成交额5.24%;游资净流入160.05万元,散户净流出593.95万元。
  • 机构持仓:最近90天内3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长城人寿举牌后持股比例达5%,显示长期资金信心。

3. 股东结构

  • H股举牌:长城人寿持续增持H股至5%,反映险资对能源板块低估值、高分红属性的认可。
  • A股流通盘:流通股本23.48亿股,流通市值181.74亿元,适合中大型资金配置。

三、投资建议

1. 核心逻辑

  • 政策驱动:新能源基地化建设与天然气调峰需求双轮驱动,公司作为区域龙头有望优先受益。
  • 估值修复:当前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具备吸引力,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 资金面支持:主力资金持续流入,机构评级集中,举牌方锁定部分筹码,减少抛压。

2. 风险点

  • 短期波动:大盘指数震荡(上证3834.14点,+0.16%),节前资金谨慎可能影响股价弹性。
  • 业绩压力: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43%,需关注三季度风电发电量及天然气销售数据。

3. 操作建议

  • 长期配置:建议分批建仓,目标价区间8.5-9.0元(对应2025年12-13倍市盈率)。
  • 波段操作:若股价回调至7.5元以下,可加仓;突破8.0元后关注量能配合,若持续放量可持有至8.5元附近。
  • 止损策略:设置7.2元为短期止损位,跌破后需重新评估政策与业绩拐点。

四、行业对比与竞争格局

1. 横向对比

指标新天绿能三峡能源(同行业)差异分析
动态市盈率11.53倍15.2倍新天估值更低
股息率2.8%2.5%新天分红更稳定
负债率66.23%62.1%新天债务压力略高
风电占比30.88%45.6%三峡能源风电更集中

2. 竞争优势

  • 区域垄断性:河北省天然气供应及风电资源开发具备排他性。
  • 政策红利:海上风电、燃气调峰电站等政策直接利好公司核心业务。
  • 资金成本:作为国企,融资成本低于民营竞争对手,抗风险能力更强。

五、结论

新天绿能(600956)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与行业趋势双重支撑下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短期需关注三季度业绩拐点及大盘指数稳定性,建议稳健型投资者分批建仓,目标价8.5-9.0元;激进型投资者可等待股价回调至7.5元以下加仓。

风险提示:新能源电价市场化超预期、天然气采购成本大幅波动、大盘系统性风险。

(报告数据来源:证券之星、东方财富网、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