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基于2025年中期业绩与市场动态的深度解析

一、核心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1. 近期股价与资金流向

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中国人寿A股报39.64元,总市值1.12万亿元,市盈率(TTM)10.22倍,市净率2.14倍。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447.26万元(占总成交额9.96%),但散户资金净流入6955.31万元,显示市场分歧中存在承接力量。

2. 2025年中期业绩亮点

  • 营收与利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2.35亿元(同比+2.14%),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6.93%)。其中,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1.29亿元,虽同比下降31.22%,但主要受保险服务费用波动影响,长期价值增长趋势未变。
  • 内含价值(EV):达1.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5%,显示公司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 新业务价值(NBV):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0.3%,主要得益于预定利率调降后价值率提升,以及浮动收益型产品(如分红险)占比提高。

二、业务结构转型与竞争力分析

1. 个险渠道:优化队伍,聚焦高价值产品

  • 人力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个险销售人力59.2万人,同比减少5.9%,但优增人力同比提升27.6%,队伍质量显著改善。
  • 产品结构: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核心支撑。NBV同比增长9.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银保渠道:规模与价值双提升

  • 保费增长:上半年新单保费358.7亿元,同比+111.1%;首年期交保费170.3亿元,同比+34.4%。
  • 合作深化:持续拓宽银行合作网络,网点经营扩面提质,人均产能大幅提升。

3. 资产负债管理:久期匹配与权益配置

  • 资产规模:投资资产达7.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8%。固收类资产占比稳定,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提升至13.6%(较年初+1.42pct),显示公司积极把握权益市场机会。
  • 风险管理:采用即期利率计量保险合同负债,与资产端计量方式一致,有效减少净资产波动。

三、估值与机构评级

1. 估值水平

  • PEV估值: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V为0.77倍,处于历史低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股息率:拟中期分红67.3亿元,同比+19.0%,占2024年全年分红的37%,股息率具备吸引力。

2. 机构观点

  • 买入评级:18家机构中,17家给予“买入”评级,1家“增持”。目标价均价46.1元,较当前股价有16.3%的上行空间。
  • 核心逻辑
    • 负债端转型成效显著,NBV增长领先行业;
    • 资产端权益配置弹性大,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
    • 资产负债久期匹配优秀,风险抵御能力强。

四、风险因素与应对建议

1. 主要风险

  • 权益市场波动:股票投资占比提升,若市场大幅回调可能影响利润;
  • 利率下行压力:长端利率超预期下降可能压缩利差空间;
  • 新单增长放缓:若代理人规模持续下滑,可能拖累保费收入。

2. 应对策略

  • 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增加高股息资产和长久期利率债配置,稳定投资收益;
  • 深化个险转型:通过优增优育提升队伍产能,聚焦高价值产品(如分红险、养老年金);
  • 拓展银保合作:利用银行渠道优势,扩大客户覆盖面,提升保费规模。

五、投资建议

1. 短期(6-12个月)

  • 目标价:46.1元(对应0.9倍2025年PEV)。
  • 逻辑: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权益市场回暖预期升温,估值修复空间大。

2. 长期(3-5年)

  • 核心逻辑
    • 人口老龄化加速,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持续增长;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产品创新、渠道布局和风险管理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 资产负债匹配优秀,长期价值增长确定性高。

3. 操作建议

  • 配置比例:建议保险板块配置中占比不低于30%;
  • 买入时机:若股价回调至38元以下,可分批建仓;
  • 持有周期:建议持有至2026年,分享公司长期价值增长红利。

六、结论

中国人寿(601628)作为国内寿险行业龙头,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其负债端转型成效显著,资产端权益配置弹性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受市场情绪波动影响,但长期价值增长趋势明确。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布局,分享行业红利与公司成长收益。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证券之星、和讯网、东方财富网等,截至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