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达环保(600292)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1 公司概况与战略转型
远达环保(股票代码:600292)成立于1994年,于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节能环保产业平台。公司传统核心业务包括工业烟气治理、脱硝催化剂制造、水环境治理和固危废处理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在环保行业树立了领先地位,拥有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能力。
战略转型方向是远达环保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举措。2024年,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旨在推动自身成为国家电投集团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这一战略转型不仅将重新定义公司的业务重心,更将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此次转型,公司将从传统的环保工程服务企业,升级为拥有稳定现金流和优质资产的清洁能源运营商,这一转变有望根本性改善公司的盈利结构和增长前景。
根据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公司各业务板块呈现分化发展态势。其中,脱硝催化剂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8.2%;利润总额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特许经营业务也保持稳定增长,发电量增加带动收入同比增长4.6%至10.7亿元,利润总额增长32.1%至1.5亿元。相比之下,工程业务因大额计提坏账及毛利率下降影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收入同比下降19.4%,利润总额为-0.84亿元(含减值影响0.3亿元)。水务业务则因牡丹江污水处理项目投运,收入同比增长10.8%。
表:远达环保2025年上半年主要业务板块表现
业务板块 | 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利润总额(亿元) | 同比增长 |
---|---|---|---|---|
脱硝催化剂 | 2.5 | 18.2% | 0.2 | 110.0% |
特许经营 | 10.7 | 4.6% | 1.5 | 32.1% |
工程业务 | 4.0 | -19.4% | -0.84 | 增亏0.58亿元 |
水务业务 | 3.0 | 10.8% | 0.24 | 4.35% |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下降8.1%;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70.6%。业绩下滑主要受工程业务拖累以及重组相关费用影响,若剔除鲲鹏项目坏账计提0.33亿元和重组相关税费0.24亿元,利润总额实际同比增长0.11亿元。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仍保持增长动力,短期业绩波动主要受特殊因素影响。
2 财务表现分析
2.1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远达环保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8.79亿元,同比增长4.53%,实现了连续两年的稳定增长。更为亮眼的是,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4014.06万元,同比增长26.83%,且已实现连续五年持续上涨。这一增长态势表明,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挑战,公司依然保持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盈利指标方面,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达到16.64%,较上季度提升3.59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显著提升反映了公司在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方面的改善。同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为0.77%,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表明股东权益的回报率在稳步提升。每股收益也增至0.05元,同比增长25%,直接提升了股东价值。
2.2 资产质量与负债状况
在资产质量方面,远达环保展现出稳健的财务结构。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0.92%,较上一季度下降0.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47个百分点。这一负债水平低于行业平均,表明公司财务风险可控,为未来可能的融资扩张留下了空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09次,同比增长8.2%,存货周转率为3.17次,同比增长3.84%,这些数据表明公司资产运营效率在持续改善。
然而,需要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354.39万元,这一负值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供应商款项增加所致。现金流状况提示公司需要加强营运资金管理,优化收款和付款周期,以确保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保持充足的流动性。
2.3 2025年上半年业绩分析
从上半年整体业绩来看,公司营收18.3亿元,同比下降8.1%;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70.6%。第二季度单季度表现更为明显,营收约9.5亿元,同比下降约17.4%,归母净利润为-0.25亿元。这种下滑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工程业务大幅计提坏账准备;二是公司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产生了中介费、印花税等相关税费0.24亿元。
表:远达环保2025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指标变化
财务指标 | 2025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 | 主要影响因素 |
---|---|---|---|
营业收入 | 18.3亿元 | -8.1% | 工程业务收入下降 |
归母净利润 | 0.2亿元 | -70.6% | 坏账计提、重组费用 |
特许经营利润 | 1.48亿元 | +32.14% | 发电量增加 |
脱硝催化剂利润 | 0.21亿元 | +110% | 销量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1354.39万元(第一季度) | 由正转负 | 支付供应商款项增加 |
若剔除鲲鹏项目坏账影响0.33亿元和重组相关费用0.24亿元,公司上半年利润总额实际同比增加0.11亿元。这一调整后的数据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实际上在改善,短期业绩波动主要来自非经常性因素的干扰。
3 重大资产重组分析
3.1 重组方案与进展
远达环保于2024年启动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根据重组方案,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五凌电力100%股权以及长洲水电64.9%股权。这两项水电资产的注入将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推动公司由传统的环保工程企业向清洁能源运营平台转型。
目前,该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新能源项目资产出表工作,相继获得了国资委评估备案批复、经济行为批复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者集中批复。公司于6月22日提交申请,6月25日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交易所于7月8日下发问询函,目前公司正在组织编制回复意见。按照公司计划,预计年内可取得证监会注册批复,并力争完成资产交割。
3.2 注入资产质量与业绩承诺
本次拟注入的水电资产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现金流特征。根据重组协议中的业绩承诺,如交割日在2025年12月31日前(含当日),五凌电力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1亿元、3.3亿元和3.5亿元;长洲水电同期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亿元、3.4亿元和3.4亿元。这意味着,重组完成后,仅水电资产每年就可为公司贡献约6.5亿元的净利润,将极大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水电资产作为清洁能源,具有运营成本低、现金流稳定、寿命周期长等特点,与公司原有的环保业务形成良好互补。这一转型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方向,也有利于公司平抑环保业务的周期性波动,实现更稳健的经营表现。
4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4.1 环保行业发展趋势
环保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双碳目标“的政策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监管日趋严格,工业烟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等领域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特别是远达环保专注的火电环保治理领域,随着”大火电”建设窗口期的出现,公司凭借在特许经营领域的经验积累,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新兴环保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减碳降碳技术方面,公司撬装式胺液净化装置已在上海长兴岛CCUS项目应用验证,并获取集团内首个CCUS领域公开招标项目。在能源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公司推进光伏组件拆解回收和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已跟踪储备废旧光伏组件近1.5万块,并实现未注液废旧电池电芯拆解验收合格率90%。这些新兴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
4.2 水电行业前景
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水电项目具有运行成本低、调节性能好、能源效率高等优势,在电力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水电资产的价值将日益凸显。
远达环保转型为水电平台后,将受益于国家电投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境内水电资产的整合平台,公司有望获得更多优质水电资产的注入,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地位。这种”产融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实现集团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为上市公司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4.3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远达环保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在环保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烟气治理、碳捕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公司持续推动碳捕集节能工艺优化,立项研究碳捕集吸收剂催化解析材料,推进碳捕集成本持续降低,关键指标保持国际领先。
- 全产业链协同:公司拥有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到项目运营的全产业链能力,各业务板块之间可产生协同效应。例如,公司在巩固传统环保业务的同时,可结合水电业务的稳定现金流,支持新兴环保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 集团支持优势: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远达环保在项目获取、资金支持、技术研发等方面可获得集团强大资源支持。集团内丰富的清洁能源资产为公司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 平台价值凸显:公司定位为国家电投集团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这一平台价值具有排他性和稀缺性,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
5 估值分析与投资价值
5.1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根据西南证券的盈利预测,在不考虑重组影响的情况下,远达环保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0.4亿元、0.6亿元和0.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5元、0.07元和0.09元。这一预测反映了公司传统业务的稳健增长态势。
若考虑重组完成后的备考盈利预测,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备考)预计将大幅提升至5.5亿元、6.1亿元和6.4亿元,对应EPS为0.13元、0.14元和0.15元。重组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实现量级飞跃,每股收益显著提高。
从估值角度看,以2025年9月11日收盘价13.92元计算,不考虑重组的情况下,公司2025年预期市盈率(P/E)较高,主要因当前盈利水平较低。但考虑重组后,2025年备考市盈率约为107倍(13.92/0.13)。尽管这一估值水平不低,但需考虑公司转型后的成长性和平台价值。
5.2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远达环保的投资价值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转型价值重估:公司从环保工程企业向水电平台转型,业务属性从周期性强、现金流波动大的工程类企业,转变为现金流稳定、盈利可预测的运营类企业,这一转变有望带来估值重构。
- 业绩增长确定性:重组完成后,水电资产的业绩承诺为未来几年盈利提供了保障。2025-2027年合计备考净利润超过18亿元,相比公司当前市值(约109亿元,按总股本7.81亿股计算)具有明显的安全边际。
- 长期发展潜力:作为国家电投的水电资产整合平台,公司有望持续获得优质资产注入,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同时,公司原有的环保业务也在积极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 政策红利受益:公司业务契合国家”双碳”战略方向,无论是水电清洁能源还是环保业务,均有望享受政策支持红利。
6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6.1 风险提示
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远达环保时,需关注以下潜在风险:
- 重组进展不及预期风险:重大资产重组尚需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及完成资产交割,若重组进程受阻或延期,可能影响公司转型步伐和市场预期。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可能影响环保工程业务需求以及电力消纳情况,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环保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可能挤压项目利润率;电力行业也面临市场化竞争压力,影响水电业务盈利水平。
- 技术迭代风险:环保技术持续创新,若公司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变革步伐,可能影响市场竞争力。
- 现金流管理风险:公司当前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需关注现金流改善进度,确保资金周转安全。
6.2 投资建议与操作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对远达环保提出以下投资建议:
长期投资评级:增持
目标价区间:15-16元/股
投资逻辑:
- 短期看重组进展:建议密切关注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批进展,一旦重组顺利完成,公司业绩和估值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在当前重组关键期,股价可能因消息面影响出现波动,可逢低布局。
- 中期看业务整合:重组完成后,关注公司水电业务与环保业务的整合效果,以及协同效应的发挥程度。水电资产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可支持环保新兴业务的研发和拓展,形成良性互动。
- 长期看平台价值: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资产整合平台,公司有望持续获得优质资产注入,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同时,环保业务的转型升级也将贡献增量价值。
操作策略:
- 保守型投资者:可等待重组完全落地后再行介入,重点关注证监会批复进展和资产交割情况。
- 积极型投资者:可在当前阶段分批建仓,设置合理止损位(如13元以下),分享重组预期带来的投资机会。
- 仓位控制:鉴于重组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建议控制单一股票持仓比例,分散风险。
关注时点:公司对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证监会重组批复公告、定期财报披露等关键信息发布时点,可能成为股价催化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总之,远达环保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水电资产的注入将根本性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尽管短期业绩受特殊因素影响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公司具备价值重估的潜力。投资者可基于自身风险偏好,适当配置该股票,分享公司转型发展的红利。
注:本报告数据截止2025年9月11日,股价为13.92元。后续请关注公司最新公告和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