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药业(603087)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报告日期:2025年10月1日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甘李药业(603087.SH)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首家掌握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业化技术的生物制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通州经济开发区。公司核心产品覆盖长效、速效、预混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包括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赖脯胰岛素(速秀霖)等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国内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二。国际市场方面,产品已覆盖60余个国家,2025年通过巴西国家级合作协议等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0.58%。
行业背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攀升,胰岛素类似物因更低低血糖风险逐步替代传统人胰岛素。中国胰岛素集采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加速,甘李药业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在集采中实现量价齐升。
二、财务表现与核心数据
1. 2025年中期业绩亮点
- 营收与利润: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其中,国内制剂收入18.02亿元,同比增长57.09%,国际市场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显著。
- 盈利能力:毛利率76.25%,同比提升3.81个百分点;净利率29.21%,同比提升28.49个百分点。费用控制成效显著,三费(销售、管理、财务)占营收比35.88%,同比下降14.54个百分点。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9亿元,同比增长275.34%,显示收入质量大幅提升。
2. 季度趋势与增长驱动
- 2025年Q2:单季营收10.82亿元,同比增长43.39%;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43.8%。
- 增长逻辑:
- 集采红利:2024年接续集采中,公司首年采购协议量增长32.6%,产品价格合理回升,量价齐升效应显著。
- 市场拓展:国内制剂销量同比增长33.55%,国际市场通过授权分销和灌装合作模式加速渗透。
3. 资产负债与风险点
- 资产质量:总资产118.78亿元,流动比率高位,负债率仅7%,现金流充裕。
- 潜在风险:
- 应收账款/利润比达82.09%,需关注回款周期。
- 存货占比34%,需优化库存管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 技术壁垒与产品管线
- 三代胰岛素全覆盖:国内唯一具备甘精、赖脯、门冬胰岛素全品类生产能力的企业,技术领先性保障长期竞争力。
- 在研项目储备: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2亿元,占营收26.7%,重点布局肥胖症、降脂药等代谢疾病领域,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2. 全球化布局与成本控制
- 国际合作:与山德士(Sandoz)等国际药企建立合作,通过灌装合作模式降低海外生产风险。
- 成本优势:轻资产运营模式(固定资产占比32%),结合规模化生产,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政策红利与市场空间
- 集采政策:公司借助集采实现基层市场覆盖,2025年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
- 创新药支持:202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的意见》,明确将创新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公司GLP-1受体激动剂等在研产品有望受益。
四、估值与投资建议
1.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49.33倍,处于生物制品行业中等水平。
- 市净率:4.19倍,低于行业均值,反映资产质量优势。
- 历史对比:公司ROIC中位数24.06%,2025年ROE回升至5.6%,经营质量显著改善。
2. 机构观点与目标价
- 分析师预期:2025年归母净利润11.13亿元,对应EPS 1.85元。若按行业平均35倍PE测算,目标价64.75元。
- 明星基金持仓:华安基金饶晓鹏管理的华安聚优精选混合持有公司股份,近一年收益率-2.29%,长期选股能力获认可。
3. 投资建议
- 短期: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5.76%,净利润同比增长224.9%,业绩反转趋势明确,建议逢低布局。
- 长期:公司作为国内胰岛素龙头,技术壁垒高、全球化布局完善,在代谢疾病领域拓展潜力大,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 风险提示:集采续标价格波动、海外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研发管线失败风险。
五、结论
甘李药业凭借技术领先性、集采政策红利及全球化战略,2025年实现业绩强劲反转。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结合行业增长空间及公司核心竞争力,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区间60-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