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胜信息(688100)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威胜信息(688100)作为电力物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以“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构建了覆盖能源数字化全场景的解决方案体系。公司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核心供应商,在用电信息采集设备领域中标份额稳居行业前列。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23.35%;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20.07%,业绩持续双增长。
公司业务覆盖数字电网、数智城市两大领域,产品包括智能电表、通信芯片、物联网平台等。在数字电网领域,公司依托电力物联网技术储备,为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在数智城市领域,公司以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智慧水务、智慧消防、智慧园区等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5.40%,海外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第二引擎”。
二、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1. 营收与利润增长稳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23.35%;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20.07%。扣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6.50亿元,同比增长23.69%。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主营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3.18%。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归母净利润率达22.98%,净资产收益率20.39%,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毛利率与净利率保持高位
公司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9%左右,净利率保持在22%以上,显示出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较高。2024年,公司通信芯片与模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7.9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8.39%,成为第一大单品。AI产品收入占新产品收入的30%,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3. 现金流充足,偿债能力强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8亿元,远高于流动负债12.65亿元,表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充足,偿债能力较强。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31亿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投入,反映公司正在积极扩张或升级产能。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84亿元,表明公司融资需求较大,可能用于扩大生产或偿还债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
公司构建了三层级研发组织架构,包括研发战略规划、基础研究孵化、产品开发应用,全面支撑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的自主研发。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5.95%,研发人员占比达51.34%,其中硕士及以上人员184名。公司设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研发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2. 产品体系完善,认证齐全
公司构建了从核心芯片、关键装置到应用系统的完整产品体系,产品覆盖电力、水务、燃气、供热等领域。2024年,公司多款Wi-SUN自研芯片获得国际认证,智能超声波水表获得欧盟、英国等全系列最高等级国际认证。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取得亚洲、欧盟、北美等多项产品认证,为国际化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3. 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38%。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境外子公司及销售代表处10余家,沙特、印尼工厂已在建设中。公司通过本地化运营和定制化解决方案,赋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数字化转型建设,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市场前景与增长驱动
1. 国内市场:电网投资加码,需求持续释放
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预计将首次超过6500亿元,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南方电网将围绕数字电网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核心供应商,将持续受益国内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
2. 海外市场:新兴市场基础设施升级需求旺盛
公司重点布局东盟十国、中东海湾六国和非洲政治稳定经济活跃的新兴市场国家。受全球能源短缺和制造业重构的影响,这些国家在能源电水气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需求旺盛。公司凭借丰富的解决方案和成熟的技术路线,能够快速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3. 新兴业务: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风口
公司深挖智能配电、电网信息化、智慧能源业务潜力,抢占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风口。2024年,公司成功推出近50款产品及方案,实现新产品收入13.3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49%。AI技术的赋能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五、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1. 估值水平相对合理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若按当前股价计算,市盈率约为20倍左右。从历史数据看,公司市盈率长期维持在20倍以下,说明市场对其估值较为保守。但考虑到公司较高的ROIC(18.98%)和ROE(20.39%),估值水平相对合理。
2. 短期策略:估值低位,逐步建仓
鉴于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良好,且ROIC和ROE表现优异,可考虑在估值较低时逐步建仓,关注其未来业绩增长潜力。2025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7.67亿元,对应PE为22倍,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
3. 长期策略:盈利能力突出,具备长期持有价值
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且在通信设备行业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随着国内电网投资加码、海外市场拓展以及新兴业务的崛起,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巨大。长期持有具备一定吸引力。
六、风险提示
1. 应收账款风险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高达22.14亿元,同比增加45.38%,表明公司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弱,存在回款压力。海外项目受当地局势动荡、客户信用不佳、审批流程低效等影响,易出现应收账款逾期甚至坏账,直接冲击公司现金流。
2. 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通信设备行业的竞争加剧,公司可能面临价格战或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招投标竞争激烈,技术、报价、过往业绩等皆为考量维度,若某一环节失误,可能导致投标失败,错失业务增长良机。
3. 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业务涉及电力计量和物联网,受政策影响较大。新能源政策调整、补贴退坡、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变动等,可能抑制市场需求,使新能源相关项目推进放缓,影响公司业务收入。
4. 研发进度滞后风险
电力物联网行业技术迭代迅猛,政府对产品技术要求日益严苛。尽管公司有成熟研发体系,但行业客户复杂需求和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致研发进度滞后风险难以消除。若新技术、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无法契合新一代招标要求,将使公司丧失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