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成超声(688392)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核心竞争力
骄成超声(688392)是国内超声波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07年,以汽车轮胎超声波裁切为切入点,2016年切入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现已形成以超声波焊接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业务覆盖新能源电池、汽车线束、半导体封装、无纺布等多个领域。公司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
公司掌握超声波电源、压电换能器、声学工具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新能源电池极耳焊接领域打破外资垄断,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的主要供应商。2025年推出的185平方毫米以上大线径线束焊接设备,成功替代德国雄克等外资产品,获得莱尼、泰科电子等国际客户订单。
(二)多元化业务布局
- 新能源电池: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2025年受益于复合集流体产业化,超声波滚焊设备需求激增,单GWh产线设备价值量提升至450万元。
- 汽车线束:高压线束焊接设备市占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线束业务毛利率达65.53%,同比提升21.24个百分点。
- 半导体封装:晶圆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实现国产替代,获得长飞半导体、奕斯伟等客户订单;超声波固晶机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三)财务表现稳健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32.50%;归母净利润5803.69万元,同比增长1005.12%。综合毛利率65.25%,同比提升显著,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的线束和半导体业务占比提升。
二、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一)新能源电池:复合集流体驱动设备升级
根据GGII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000GWh,复合集流体渗透率有望达15%。复合集流体替代传统铜箔/铝箔后,前段工序需新增超声波滚焊设备,单GWh产线设备需求量是极耳焊设备的3倍。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超声波滚焊设备市场规模达28亿元,“设备+耗材”整体市场将从2023年的25.1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84.2亿元,CAGR达50%。
(二)汽车线束:高压化与焊接替代趋势
2026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约3763亿元,其中高压线束占比18%。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线束焊接对安全性、导电性的要求提升,超声波焊接逐步替代传统压接工艺。公司大功率扭矩焊接机已打破外资垄断,2025年线束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以上。
(三)半导体封装:先进封装带来增量需求
2025年全球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59.5亿美元,其中先进封装占比超40%。公司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固晶机等产品覆盖传统封装和2.5D/3D封装领域,2025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三、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客户集中度风险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5%,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占比超40%。应对策略:通过拓展半导体、汽车电子等新领域降低依赖,2025年半导体客户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5%。
(二)技术迭代风险
超声波焊接面临激光焊接、电阻焊等技术竞争。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23.41%,2025年新增授权专利31项,在复合集流体滚焊、超声波固晶等前沿领域保持领先。
(三)应收账款风险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2.1亿元,占营收比重65%。应对措施:优化客户信用评级体系,202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提升10%,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保持行业平均水平。
四、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一)相对估值法
选取帝尔激光(激光设备)、东威科技(电镀设备)作为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G为0.7倍。考虑到骄成超声在超声波领域的技术稀缺性和业务延展性,给予2023年1.0倍PEG,对应目标价145元。
(二)绝对估值法(DCF)
假设2025-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5%、30%、25%,永续增长率3%,WACC为10%,计算得公司股权价值118.6亿元,对应目标价145元。
(三)投资建议
- 短期(6-12个月):受益于复合集流体产业化,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电池业务有望持续放量,叠加半导体设备交付,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2.42亿、3.57亿元,对应PE 61.18倍、38.83倍、26.28倍。当前股价96.07元,距离目标价145元有51%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 长期(3-5年):公司平台化布局成效显著,2025年新能源电池收入占比已从2021年的70%降至50%,线束和半导体业务占比提升至50%。随着技术迭代和客户拓展,有望成为全球超声波设备龙头,建议长期持有。
五、风险提示
- 新能源电池行业增速放缓导致设备需求下滑;
- 半导体设备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
- 技术研发失败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