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四环(000518)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基于2025年三季度末数据与行业动态)
一、核心财务数据与估值分析
1. 基础财务指标(2025年半年报及最新估值)
- 市值与股价:总市值23.47亿元,流通市值23.47亿元,最新收盘价2.28元(2025年9月30日)。
- 估值指标:
- PE(TTM):-21.53(亏损状态,行业平均63.49,中值45.93);
- 市净率(PB):6.49(行业平均13.81,中值3.43);
- 市销率(PS):8.40(行业平均74.12,中值47.32);
- PEG:0.1976(低于1,显示估值或被低估,但需结合盈利增长性)。
- 财务健康度: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10万元,同比减亏8.67%,但扣非净利润-1196万元,亏损扩大;
- 货币资金仅1181万元,净资产3.62亿元,每股净资产0.35元(2025年一季度),财务压力显著;
- 经营活动现金流5016万元,同比改善606.67%,显示造血能力边际修复。
2. 行业对比与估值合理性
- 医药制造业估值:行业平均PE 63.49,中值45.93;PB平均13.81,中值3.43。*ST四环PB 6.49显著高于行业中值,但PE因亏损无法直接对比。
- 同业比较:
- 西藏药业(PE 15.41,PB 3.69):盈利稳定,估值合理;
- 上海莱士(PE 22.60,PB 1.38):低PB反映资产质量优势;
- 华兰生物(PE 25.40,PB 2.46):行业龙头,估值溢价合理。
- 结论:*ST四环PB虽高于行业中值,但亏损状态与高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未披露,但货币资金/总资产仅2.25%)削弱估值吸引力。
二、业务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1. 主营业务拆解
- 生物医药(控股子公司北京四环):
- 核心产品:德路生(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欣粒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环尔博(重组人促红素),市场认可度高,但面临集采压力与竞品冲击。
- 技术壁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充式水针(国际首支白介素-2水针)体现技术优势,但研发投入未披露,长期竞争力存疑。
- 园林绿化(全资子公司江苏晨薇):
- 业务模式:EPC、BOT、PPP项目,依赖地方财政支出,2025年上半年工程收入占比未披露,但行业整体受基建投资放缓影响。
- 资质优势: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贰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但市场份额有限。
2. 竞争力短板
- 产品单一化:生物医药收入占比未披露,但园林绿化业务毛利率低(行业平均15%-20%),拖累整体盈利。
- 研发滞后:未披露在研管线,与行业龙头(如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相比,创新药布局薄弱。
- 客户集中度:经销商模式依赖医院终端,但学术推广投入未量化,市场拓展能力存疑。
三、风险因素与复市挑战
1. 退市风险警示(*ST)
- 触发条件:2024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
- 复市硬性条件:
- 股本与股权:总股本10.30亿股(≥5000万元),社会公众持股比例100%(≥10%),符合要求;
- 持续经营:需证明具备健全治理与内控体系,但2025年实控人变更(邱为碧)后管理稳定性待观察;
- 财务指标:需2025年净利润转正或营收突破3亿元,当前亏损收窄但未扭亏,任务艰巨。
2. 经营风险
- 资金链压力:货币资金仅1181万元,短期借款未披露,若无法通过股权质押(当前质押比例2.91%)或资产处置回血,可能面临债务违约。
- 行业政策:生物药集采常态化压缩利润空间,园林绿化业务受地方政府债务约束影响订单获取。
四、投资建议与操作策略
1. 短期交易性机会
- 重组预期:实控人邱为碧旗下商超、农业资产若注入,可能复制LKXC案例(通过资产置换改善现金流),但需关注资产质量与关联交易合规性。
- 技术面信号:2025年8-9月股价波动率加大(如8月25日单日涨幅5.02%,9月27日跌幅4.45%),适合短线高手博弈,但需严格设置止损(如跌破2.20元离场)。
2. 长期价值投资
- 基本面改善信号:需观察2025年四季度是否实现:
- 净利润转正或营收超3亿元(解除*ST);
- 引入战略投资者(如国资或产业资本);
- 剥离园林绿化业务,聚焦生物医药主业。
- 估值修复条件:若PB回落至行业中值3.43倍以下(对应股价约1.22元),且盈利预期改善,可考虑分批建仓。
3. 风险控制建议
- 仓位管理:单只股票占比不超过总资产的5%,避免过度集中。
- 止损纪律:若2025年年报再次亏损,或股价跌破1.72元(52周低点),应果断清仓。
- 替代标的:关注同行业低估值、高分红个股(如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或转型预期强的ST股(如*ST苏吴)。
五、结论:谨慎观望,等待确定性信号
*ST四环当前处于“退市风险警示+基本面困境”双重压力下,估值虽部分指标低于行业,但亏损状态与高负债率削弱安全边际。短期可关注重组进展与股价技术反弹,但长期价值投资需等待2025年财报确认扭亏或资产注入实质性落地。建议普通投资者保持观望,激进投资者可轻仓博弈重组,但需严格把控风险。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证券之星、中财网,截至202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