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测科技(688113)

联测科技(688113)股票价值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基于2025年三季度末公开信息)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联测科技(688113)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核心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制造及测试验证服务,下游覆盖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船舶动力等领域。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智能测试装备收入占比63.69%,测试验证服务占比18.35%,技术壁垒较高,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国中车等头部企业。

2.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年上半年营收2.55亿元(同比+6.04%),归母净利润5294万元(同比+13.12%),扣非净利润5288万元(同比+15.42%)。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6亿元(同比-2.04%),净利润3146万元(同比-11.06%),短期增长承压。
  • 盈利能力:毛利率41.79%,净利率20.7%,ROE(年化)约10.5%,盈利能力优于专用设备行业平均水平。
  •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820万元,同比+22%,资金周转效率提升。

3. 股权结构与治理

  • 股本变动:总股本6440万股,流通股本6440万股,户均持股1.65万股,股东户数较年初增加25.21%,筹码分散度上升。
  • 高管动向:2025年9月26日,高管关联人减持4.8万股,占流通股本0.07%,信号偏中性。

二、核心事件与政策影响

1. 权益分派与回购调整

  • 分红方案: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2.48元(含税),股权登记日10月15日,除权除息日10月16日,派息总额1597万元,占净利润30.16%。
  • 回购计划:原回购价格上限39.819元/股,因分红调整至39.571元/股,回购资金总额1000万-2000万元,预计回购25万-50万股(占总股本0.39%-0.78%),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2. 行业政策红利

  • 新能源汽车测试需求: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2000万辆,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 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测试装备国产化率超85%,受益于军工、航空领域自主可控政策。

三、估值与技术面分析

1. 估值水平

  • PE/PB:截至2025年9月30日,动态PE 29.24倍,静态PE 31.42倍,PB 2.70倍,均低于专用设备行业均值(PE 35倍,PB 3.2倍)。
  • PEG:按2025年净利润增速13%测算,PEG≈2.25,估值性价比一般。

2. 股价走势

  • 近期表现:2025年8月20日-9月30日,股价区间波动,最高44.36元(8月28日),最低38.75元(9月2日),9月29日收盘40.47元(+0.87%),10月6日最新价40.25元(-0.54%)。
  • 技术指标
    • 均线系统:5日、10日均线走平,20日均线(40.77元)构成短期压力位。
    • MACD:DIF与DEA在零轴下方金叉,但红柱缩短,多头力量减弱。
    • 量能:9月29日成交额2979万元,换手率1.15%,交投清淡。

四、风险因素

  1. 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0%,依赖头部车企订单。
  2. 技术迭代风险: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可能颠覆现有测试设备需求。
  3. 股权质押风险:控股股东质押比例未披露,需关注潜在平仓风险。
  4. 市场波动风险:科创板整体估值较高,流动性收紧可能压制股价。

五、投资建议

1. 短期策略(1-3个月)

  • 观望为主:股价受分红除权影响,短期或围绕39-41元区间震荡,建议等待技术面突破20日均线后再介入。
  • 事件驱动:关注10月15日股权登记日前的抢权行情,但需防范“见光死”风险。

2. 中长期策略(6-12个月)

  • 配置价值:公司作为动力测试设备龙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国产替代,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 目标价:按2025年PE 30倍测算,合理股价区间42-45元;若2026年净利润增速恢复至20%,目标价可上修至48-50元。

3. 操作建议

  • 分批建仓:在38-40元区间分批买入,仓位控制在5%以内。
  • 止损设置:若有效跌破37元(年线支撑),需及时止损。
  • 组合搭配:可与同行业(如华依科技、东华测试)形成组合,分散风险。

六、结论

联测科技基本面稳健,行业地位突出,但短期受制于估值压力及市场情绪。建议投资者以中长期视角布局,重点关注2025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数据及公司订单获取情况。若股价回调至38元以下,可视为左侧买入机会。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上海证券报、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10月6日)
风险提示:以上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